随着国家《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预示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也预示着我国教育布局将迎来重大改革和突破。
一、羌绣服饰人才培养案例背景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系统部署“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明确了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加强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6个方面主要任务,并通过8个专栏对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二、羌绣服饰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以上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高度重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学院提出“守住非遗根脉、政校企研联动、共育高技人才”方案,该方案以羌绣为基础,依托政——绵阳市非遗中心平台,校——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企——北川云云羌文化有限公司、汇德轩文化有限公司,研——杨华娟羌绣大师工作室、创意设计研究中心,进行四方联动,共同推进羌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联合开展羌绣文化产品的开发,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开发产品的过程中促进新时代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共育高技人才。
羌绣服饰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1、羌绣文化传承与保护
(1)联合云云羌文化有限公司依托现有资源开展羌绣图案的规范化整理与编制工作,共同推进羌绣图案的保护工作,形成羌绣图案电子基因库。

图1:羌绣资料图谱

图2:《羌绣图案电子基因库》编制工作研讨会
(2)在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下,基于杨华娟大师工作室,建立羌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该传习所对全社会开放,主要是用于羌绣文化的传承工作。

图3:非遗中心考察传习所

图4:杨华娟羌绣大师工作室

图5:杨华娟大师工作室相关活动照片
2、羌绣文创产品开发
在羌绣文创产品开发方面,依托羌绣非物质文化,在汇德轩文化公司、云云羌文化公司、杨华娟大师等多团队支持下,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创新创意中心师生团队基于羌族文化、羌绣图案开发了一系列文化产品,目前这些产品已经开始版权的申报,产品的试制等,对于羌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高技人才的培养做了较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6:“羌”丝巾系列

图7:“羌”陶瓷餐具系列
3、高技人才培养活动
当前职业院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社会功能。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秉持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导精神,不断探索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服务文创产业,艺术设计“学训产创、四进四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该教学改革获得2021四川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基于该人才培养模式,
“羌韵”快爆48小时文创设计活动

图8:“羌韵”快爆48小时文创设计活动启动仪式
为搭建市场与院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让人才和创客项目与产业面对面对接,促进老员工创新能动力,直接兑现员工的创意价值。2021年,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汇德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羌韵”快爆48小时文创设计活动在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C306艺术设计创意中心举行。
在规定的48小时,员工团队根据企业方发布的快爆创作的“羌九宝系列”、“西羌画韵系”两个主题,结合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艺术品等产品载体,通过设计分析、设计展开、设计表现、设计表现等环节进行快爆项目的创作。并且在活动过程中由企业导师、行业专家及校内老师组成的导师团全程给予专业指导。参与员工团队针对命题项目完成由定位-概念设计-落地方案-项目路演的极速挑战。

图9:“羌韵”快爆48小时文创设计活动

图10:“羌韵”快爆48小时文创设计活动

图11:“羌韵”快爆48小时文创设计活动落地项目签约仪式
创新创意中心文创活动
创新创意中心建立于2020年9月,中心下设文创产品研发中心和教学服务保障中心,以商业实战项目提升人才综合能力。主要从事文创产品和家居产品设计研发,是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开展校企协作产学研的实践基地。教学服务保障中心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硬件及团队等基础保障,通过选拔相关专业员工进驻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师生团队基于文创任务开展个性化项目教学。

图12:创新创意中心文创设计活动